药物分析一

时间:90分钟
满分:100分
一、选择题
1、药物纯度合格是指( )
@A.符合分析纯度的规定@B.绝对不存在杂质@C.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@D.对病人无害@E.不超过该药物杂质限量的规定
2、药物分析研究的最终目的是( )
@A.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@B.保证药物的纯度@C.提高药品的生产效益@D.保证用药安全,合理,有效@E.提高药物分析学科水平
3、从生理角度来看,允许药物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某些杂质( )
@A.严重影响药物质量@B.促使药物变质@C.严重危害人体健康@D.使副作用明显增大@E.并不妨碍用药效果
4、为保证药品质量,在生产时必须严格地执行( )
@A.疗效标准@B.需求量@C.药品质量标准@D.理化性质@E.药品规范
5、我国解放后第1版药典出版于( )
@A.1950@B.1952@C.1951@D.1953@E.1955
6、关于中国药典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@A.凡是药典收载的药品称为法定药品@B.凡是药典收载而又不符合药典规定的药品不得使用@C.药典是判断药品质量的准绳,具有法律作用@D.中国药典是记载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国家法典@E.凡是药典收载的药物,其品种和数量是不变的
7、至今我国共出版了多少版药典( )
@A.5版@B.7版@C.3版@D.9版@E.6版
8、为保证药品质量,必须对药品进行严格地检验,其检验工作应遵循( )
@A.国家药品标准@B.制剂分析@C.药物分析@D.物理化学手册@E.体内药物分析
9、我国药典的全称应该是( )
@A.中国药品标准(2000版)@B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@C.中国药典@D.药典@E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2015版)
10、对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分析检验,其结果仅含量测定不符合《中国药典》2000版中所规定的要求,该药品为( )
@A.优等品@B.二等品@C.合格品@D.三等品@E.不合格品
11、关于药品质量标准错误的叙述是( )
@A.药品使用和检验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@B.药品生产和经营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@C.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@D.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遵循的法定依据@E.新药审批部门应遵循的法定依据
12、《中国药典》2005年版共分( )
@A.四部@B.三部@C.五部@D.二部@E.一部
13、《中国药典》具有什么性法律约束力( )
@A.全国@B.全省@C.全世界@D.全市@E.北京地区
14、有关药典的性质,下列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( )
@A.是从事药物生产,使用,科研及药学教育的唯一依据@B.是国家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国家法典,具有法律的作用@C.是由国家统一编制的重要技术参考书@D.药典未收载的药物品种,一律不准生产,销售和使用@E.药典已收载的药物品种,地方可根据地区的情况做适当处理
15、美国药典缩写为( )
@A.USP@B.JP@C.BP@D.Ph.InT@E.ChP
16、日本药典缩写为( )
@A.USP@B.JP@C.BP@D.Ph.InT@E.ChP
17、中国药典缩写为( )
@A.USP@B.JP@C.BP@D.Ph.InT@E.ChP
18、《中国药典》2000版共分( )
@A.凡例@B.正文品种@C.附录@D.索引@E.二部
19、药品的质量标准在《中国药典》2000版的( )
@A.凡例@B.正文品种@C.附录@D.索引@E.二部
20、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在《中国药典》2000版的( )
@A.凡例@B.正文品种@C.附录@D.索引@E.二部
21、对正文品种,质量核定等有关的共性问题在《中国药典》2000版的( )
@A.凡例@B.正文品种@C.附录@D.索引@E.二部
22、药典的总说明在( )
@A.中国药典"二部"@B.药典正文品种@C.药典附录@D.药典索引@E.药典凡例
23、药品的质量标准在( )
@A.中国药典"二部"@B.药典正文品种@C.药典附录@D.药典索引@E.药典凡例
24、查阅药品质量标准时应先查( )
@A.中国药典"二部"@B.药典正文品种@C.药典附录@D.药典索引@E.药典凡例
25、化学药品收载于( )
@A.中国药典"二部"@B.药典正文品种@C.药典附录@D.药典索引@E.药典凡例
26、药品的测定方法收载于( )
@A.中国药典"二部"@B.药典正文品种@C.药典附录@D.药典索引@E.药典凡例
27、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分析一般程序( )
@A.取样@B.供试品分析,检验@C.检品审查@D.疗效验证@E.整理记录和写报告
28、系统误差的主要特征是( )
@A.重现性@B.奇偶性@C.偶然性@D.示值变动性@E.统计规律性
29、精密度是指( )
@A.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@B.表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@C.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@D.表示分析方法的最低检测限@E.在各种正常试验条件下,对同一试样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
30、减少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方法为( )
@A.进行空白试验@B.进行仪器校准@C.进行对照试验@D.进行分析结果校正@E.增加平行测定次数
31、在药物分析中,准确度是表示( )
@A.专属性@B.重现性@C.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@D.中间精密度@E.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
32、称取药药物的质量为3.5234g,真实值为3.5233g,则(3.5234-3.5233)/3.5233x100%,得数0.0028%为( )
@A.相对误差@B.绝对误差@C.绝对偏差@D.相对偏差@E.标准偏差
33、用10ml移液管量取的10ml溶液,应记录为( )
@A.10.0ml@B.10.00ml@C.10+_1ml@D.10.000ml@E.10ml
34、下列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叙述中,错误的是( )
@A.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@B.精密度高,准确度也会高@C.准确度高,一定要以精密度好为前提@D.精密度高,准确度不一定高@E.消除了系统误差后,就可以说精密度高,准确度也高
35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@A.精密度的高低,是用偏差大小来表示@B.偶然误差,对精密度有影响@C.准确度的高低,是用误差大小来表示@D.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,准确度一定高@E.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
36、测定某药物的含量,平行进行了四次,测定结果分别为95.50%,95.51%,95.52%,为此,测定结果应评价为( )
@A.准确度高@B.系统误差小@C.精密度高@D.相对误差小@E.绝对误差小
37、下列关于减少系统误差所采用的方法中,错误的是( )
@A.多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@B.校正仪器@C.标准方法对照法@D.空白试验@E.对照试验
38、分析过程中,由于温度的变化所引入的误差应属于( )
@A.系统误差@B.偶然误差@C.仪器误差@D.方法误差@E.试剂误差
39、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的应是( )
@A.回收率@B.精密度@C.准确度@D.纯净度@E.限度
40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@A.精密度的高低,是用误差来表示@B.系统误差无可校性@C.准确度的高低,是用精密度来表示@D.偶然误差服从统计规律@E.操作中的过失是属于操作误差
41、以下三个数字0.5362,0.0014,0.25之和应为( )
@A.0.788@B.0.787@C.0.7876@D.0.79@E.0.8
42、分析过程中,若加入的试剂含有少量被测离子,所引入的误差应属于( )
@A.仪器误差@B.试剂误差@C.随机误差@D.方法误差@E.操作误差
43、对药品进行分析检验时应先做( )
@A.含量测定@B.杂质检查@C.鉴别试验@D.记录@E.取样
44、相对误差表示的应是( )
@A.准确度@B.相对偏差@C.精密度@D.平均偏差@E.标准偏差
45、对药品进行杂质检查应在什么后进行( )
@A.取样@B.鉴别@C.样品审告@D.含量测定@E.检验报告
46、以同量的溶剂代替供试品同法进行测定试验的是( )
@A.空白试验@B.对照试验@C.回收试验@D.鉴别试验@E.定性分析试验
47、用已知的溶液代替试样溶液,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测定试验是( )
@A.空白试验@B.对照试验@C.回收试验@D.鉴别试验@E.定性分析试验
48、用可靠的理化方法或生物学方法来证明已知物的真伪的试验是( )
@A.空白试验@B.对照试验@C.回收试验@D.鉴别试验@E.定性分析试验
49、均方根偏差亦称为( )
@A.相对偏差@B.平均偏差@C.相对平均偏差@D.标准偏差@E.相对标准偏差
50、平均偏差与平均值之比为( )
@A.相对偏差@B.平均偏差@C.相对平均偏差@D.标准偏差@E.相对标准偏差
51、绝对偏差与平均值之比为( )
@A.相对偏差@B.平均偏差@C.相对平均偏差@D.标准偏差@E.相对标准偏差
52、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( )
@A.相对偏差@B.平均偏差@C.相对平均偏差@D.标准偏差@E.相对标准偏差
53、将下列测定值修约为四位数
54、7.14245( )
@A.7.142@B.6.216@C.6.214@D.3.384@E.3.385
55、6.21560( )
@A.7.142@B.6.216@C.6.214@D.3.384@E.3.385
56、6.21450( )
@A.7.142@B.6.216@C.6.214@D.3.384@E.3.385
57、3.38451( )
@A.7.142@B.6.216@C.6.214@D.3.384@E.3.385
58、用于评价常量滴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( )
@A.G检查法@B.对照试验@C.RSD@D.Rd@E.RE
59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的表示,常用( )
@A.G检查法@B.对照试验@C.RSD@D.Rd@E.RE
60、检验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,常用( )
@A.G检查法@B.对照试验@C.RSD@D.Rd@E.RE
61、表示一组测定值彼此符合的程度,采用( )
@A.G检查法@B.对照试验@C.RSD@D.Rd@E.RE
62、相对密度测定法中的比重瓶法适合于测定( )
@A.不挥发或挥发性小的液体药物的密度@B.受热,晶型易改变药物的密度@C.挥发性强的液体药物的密度@D.固体药物的密度@E.气体药物的密度
63、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( )
@A.旋光度@B.比旋度@C.折光率@D.相对密度@E.黏度
64、下列关于比旋度的叙述错误的是( )
@A.利用测定药物的旋光度,用比旋度法对药物进行定量分析@B.利用测定药物的旋光度对药物进行定性分析@C.利用测定药物的比旋度对药物进行定性分析@D.利用测定药物的旋光度对药物进行杂质检查@E.利用测定药物的旋光度判断药物的旋光方向
65、熔点是指固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( )
@A.固体刚好熔化一半时的温度@B.全部熔融时的温度@C.开始初熔时的温度@D.开始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@E.固体熔化一半至全熔时的温度
66、《中国药典》2000版表示物质的旋光性常采用的物理常数是( )
@A.旋光度@B.液层厚度@C.比旋度@D.波长@E.溶液浓度
67、《中国药典》2000版规定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时温度应控制在( )
@A.18℃@B.22℃@C.20℃@D.30℃@E.15℃
68、下列符号中,表示物理常数的是( )
@A.Kw@B.α@C.Ka@D.A@E.[α][z-tD.gif]
69、药典记载的药品折光率系指( )
@A.20℃时的折光率@B.25℃时的折光率@C.15℃时的折光率@D.30℃时的折光率@E.18℃时的折光率
70、中国药典记载的药物吸收系数为( )
@A.百分吸收系数@B.吸收度@C.克分子吸收系数@D.百分透光率@E.百分吸光率
71、在药物分析中,测定药物的折光率主要是为了( )
@A.定量@B.鉴别@C.杂质检查@D.药物含量@E.用以鉴别药物和检查药物的纯度
72、《中国药典》对药物进行折光率测定时,采用的光线是( )
@A.钠光D线@B.紫外光线@C.日光@D.红外光线@E.可见光线
73、百分吸收系数是指( )
@A.溶液浓度为1mol/L时的透光率@B.溶液浓度为1%(g/ml)时的透光率@C.溶液浓度为1%(W/V)时的吸收度@D.在一定波长下,溶液浓度为1%(g/ml),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@E.液层厚度为1cm时的透光率
74、下列对"一般鉴别试验"的叙述不正确的是( )
@A.对有机药物多采用典型的官能团反应@B.仅供确认药品质量标准中单一的化学药物@C.是以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,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@D.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@E.是利用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差异来鉴别药物
75、药物鉴别的主要目的是( )
@A.判断未知药物的化学结构@B.判断已知药物的疗效@C.判断药物的真伪@D.检查药物的纯度@E.判断药物的稳定性
76、用茜素蓝试液体系进行有机氟化物的鉴别,生成物的颜色为( )
@A.蓝色@B.黄色@C.蓝紫色@D.砖红色@E.紫色
77、用以表示折光率的符号是( )
@A.Kw@B.α@C.Ka@D.n[z-tD.gif]@E.[α][z-tD.gif]
78、对于有机药物的化学鉴别,主要是做( )
@A.疗效的鉴别@B.毒,副反应的鉴别@C.官能团的鉴别@D.阴,阳离子的鉴别@E.旋光度的测定
79、药物红外吸收光谱的描述方法为( )
@A.mv-t曲线@B.T-σ曲线@C.T-D曲线@D.n-C曲线@E.A-C曲线
80、紫外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是( )
@A.760~1000nm@B.200~400nm@C.760~400nm@D.2.5~50μm@E.200~700nm
81、红外分光光度法的缩写符号是( )
@A.HPLC@B.IR@C.UV@D.GC@E.NMR
82、比色法用于有色溶液的鉴别,常用的波长范围是( )
@A.760~1000nm@B.200~400nm@C.760~400nm@D.2.5~50μm@E.200~700nm
83、红外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是( )
@A.760~1000nm@B.200~400nm@C.760~400nm@D.2.5~50μm@E.200~700nm
84、药物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是( )
@A.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@B.红外分光光度法@C.化学鉴别法@D.薄层色谱法@E.气相色谱法
85、薄层色谱法用于药物鉴别时,常须采用对照品比较法是由于( )
@A.硅胶性质不稳定@B.一些药物的Rst值太小@C.质量标准的例行要求@D.观察方法的需要@E.为了消除实验因素的影响,使结果稳定
86、三氯化铁显色反应用于鉴别( )
@A.含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@B.丙二酰脲类药物@C.含有芳伯胺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胺基的药物@D.托烷生物碱类@E.有机氟化物
87、重氮化偶合反应用于鉴别( )
@A.含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@B.丙二酰脲类药物@C.含有芳伯胺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胺基的药物@D.托烷生物碱类@E.有机氟化物
88、Vitali反应用于鉴别( )
@A.含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@B.丙二酰脲类药物@C.含有芳伯胺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胺基的药物@D.托烷生物碱类@E.有机氟化物
89、与铜吡啶试液反应显紫色用于鉴别( )
@A.含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@B.丙二酰脲类药物@C.含有芳伯胺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胺基的药物@D.托烷生物碱类@E.有机氟化物
90、与茜素蓝体系显蓝紫色用于鉴别( )
@A.含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@B.丙二酰脲类药物@C.含有芳伯胺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胺基的药物@D.托烷生物碱类@E.有机氟化物
91、紫外分光光度法( )
@A.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的吸收系数一致性@B.与标准品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@C.比较相对比移值的一致性@D.利用相对保留值鉴别@E.利用比旋度鉴别
92、红外分光光度法( )
@A.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的吸收系数一致性@B.与标准品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@C.比较相对比移值的一致性@D.利用相对保留值鉴别@E.利用比旋度鉴别
93、薄层色谱法( )
@A.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的吸收系数一致性@B.与标准品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@C.比较相对比移值的一致性@D.利用相对保留值鉴别@E.利用比旋度鉴别
94、气相色谱法( )
@A.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的吸收系数一致性@B.与标准品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@C.比较相对比移值的一致性@D.利用相对保留值鉴别@E.利用比旋度鉴别
95、旋光法( )
@A.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的吸收系数一致性@B.与标准品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@C.比较相对比移值的一致性@D.利用相对保留值鉴别@E.利用比旋度鉴别
96、用于表示相对比移值( )
@A.Rst@B.Rf@C.r[ZC_YJSHI_102.gif]@D.UV@E.f
97、用于表示相对保留值( )
@A.Rst@B.Rf@C.r[ZC_YJSHI_102.gif]@D.UV@E.f
98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缩写为( )
@A.Rst@B.Rf@C.r[ZC_YJSHI_102.gif]@D.UV@E.f
99、用于表示比移值( )
@A.Rst@B.Rf@C.r[ZC_YJSHI_102.gif]@D.UV@E.f
100、中国药典(2000版)规定,在砷盐检查时,取标准砷溶液2.0ml(1ml相当于1μgAs)制备标准砷斑。现依法检查氯化钠中含砷量,规定其限度为0.00004%,则应取供试品( )
@A.5g@B.0.50g@C.0.5g@D.5.0g@E.2.0g
101、药物中杂质的检查一般是为了( )
@A.检查是否存在@B.确定杂质的种类@C.检测杂质的含量@D.确定杂质的数目@E.检查是否超过限量
102、药物中杂质的限量是指( )
@A.杂质的准确含量@B.杂质的最低量@C.杂质是否存在@D.杂质的最大允许量@E.确定杂质的数目
103、药物纯度符合规定系指( )
@A.纯度符合优级纯试剂的规定@B.绝对不存在杂质@C.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@D.对患者无不良反应@E.杂质含量不超过限度规定
104、检查药物中氯化物,用AgNO[ZC_YJSHI_140.gif]作沉淀剂,加入稀HNO[ZC_YJSHI_140.gif]后,不能消除哪一离子的干扰( )
@A.PO[z43-.gif]@B.C[ZC_YJSHI_136.gif]O[z43-.gif]@C.CO[ZC_YJSHI_136.gif]@D.SO[z32-.gif]@E.I[ZC_YJSHI_172.gif]
105、关于杂质叙述正确的是( )
@A.一级葡萄糖试剂可供药用@B.杂质是指药物以外的其他化学物质@C.杂质对人体有害,故越纯越好@D.杂质来源于生产过程@E.药物的旋光异构体一般以为不是杂质
106、用AgNO[ZC_YJSHI_140.gif]试液作沉淀剂,检查药物中氯化物时,为了调整溶液适宜的酸度和排除某些阴离子的干扰,应加入一定量的( )
@A.稀HAC试液@B.稀H[ZC_YJSHI_136.gif]SO[ZC_YJSHI_141.gif]溶液@C.稀H[ZC_YJSHI_140.gif]PO[ZC_YJSHI_141.gif]溶液@D.稀HNO[ZC_YJSHI_140.gif]溶液@E.稀HCI
107、取氯化钠5g加水20ml溶解后,加稀醋酸2ml,使成25ml,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,应取标准铅(每1ml相当于0.01mgPb)多少ml( )
@A.2ml@B.3ml@C.1ml@D.1.5ml@E.0.1ml
108、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一般性杂质的是( )
@A.酸性物@B.硫酸盐@C.氯化物@D.重金属@E.旋光活性物质
109、药物中硫酸盐检查,中国药典(2000版)规定,常用的沉淀剂为( )
@A.BaCO[ZC_YJSHI_140.gif]@B.Ba(AC)[ZC_YJSHI_136.gif]@C.Na[ZC_YJSHI_136.gif]SO[ZC_YJSHI_141.gif]@D.BaCl[ZC_YJSHI_136.gif]@E.NH4)[ZC_YJSHI_136.gif]SO[ZC_YJSHI_141.gif]
110、中国药典(2000版)规定,检查氯化物杂质时,一般取用标准氯化钠溶液(10μg/ml)5~8ml,其原因是( )
@A.避免干扰@B.加速沉淀生成@C.沉淀反应完全@D.所产生的浊度梯度明显@E.药物中合氯化物的量均在此范围内
111、当药物中含极微量的氯化物杂质,一般可采用( )
@A.限度检查法@B.准确测定含量@C.灵敏度检查法@D.与对照品比较法@E.UV分析法
112、药典中关于杂质的限量通常用( )
@A.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@B.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@C.十分之几表示@D.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@E.万分之几或十万分之几
113、硫酸盐检查主要在酸性下进行,这种酸是( )
@A.乳酸@B.硫酸@C.硝酸@D.醋酸@E.盐酸
114、采用比色法进行一般性杂质检查的项目是( )
@A.干燥失重检查@B.重金属检查@C.氯化物检查@D.炽灼残渣检查@E.硫酸盐检查
115、在酸性下进行重金属检查,供试液的最佳pH值是( )
@A.pH=3.5@B.pH=1.0@C.pH=2.5@D.pH=4.5@E.pH=3.0
116、重金属杂质一般以下列哪种金属为代表( )
@A.铅@B.铬@C.银@D.铋@E.铜
117、药物中的重金属杂质系指( )
@A.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作用而显色的金属@B.能使蛋白质变性的金属@C.能与金属配合剂反应的金属@D.比重大于5的金属@E.耐高温的金属
118、古蔡氏法检查砷盐,选用哪组试剂( )
@A.浓盐酸,碘化钾@B.浓盐酸,氯化亚锡@C.锌粒,盐酸,溴化汞试纸@D.浓盐酸,氯化亚锡,碘化钾,溴化汞试纸@E.盐酸,碘化钾,氯化亚锡,锌粒,溴化汞
119、检查重金属时,若供试液显色则需要加入哪种物质消除干扰( )
@A.稀焦糖溶液@B.过氧化氢@C.碘化钾@D.硫代硫酸钠@E.亚硫酸钠
120、古蔡氏检砷法中,加碘化钾和酸性氯化亚锡的主要目的是( )
@A.将溶液中的I[ZC_YJSHI_172.gif]氧化@B.将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@C.将溶液中的碘还原@D.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@E.降低反应速度
121、古蔡氏检砷法中,砷化氢气体与下列哪种物质作用生成砷斑( )
@A.HgBr[ZC_YJSHI_136.gif]@B.Hgl[ZC_YJSHI_136.gif]@C.HgCl[ZC_YJSHI_136.gif]@D.HgS@E.Hg(Ac)[ZC_YJSHI_136.gif]
122、检查药物中的重金属时,实验条件主要是指( )
@A.反应的温度@B.反应的时间@C.溶液的pH@D.观察的方法@E.所用溶剂
123、古蔡氏检砷法中,加醋酸铅棉花,是为了排除供试品和锌粒中( )
@A.氯化物的干扰@B.硫化物的干扰@C.砷化物的干扰@D.碘化物的干扰@E.溴化物的干扰
124、药典规定制备标准砷斑应取标准砷液( )
@A.2ml@B.3ml@C.1ml@D.1.5ml@E.2.5ml
125、采用比浊法进行杂质检查的项目是( )
@A.酸碱度检查@B.重金属检查@C.氯化物检查@D.干燥失重测定@E.烧灼残渣检查
126、通常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干燥失重的测定( )
@A.比浊法@B.重量法@C.比色法@D.酸碱滴定法@E.古蔡氏法
127、检查硫酸盐时加入氯化钡溶液的浓度是( )
@A.10%@B.15%@C.5%@D.20%@E.25%
128、含2~5μg重金属杂质的检查通常采用( )
@A.第二法(有机破坏后酸性下比色)@B.第三法(碱性下比色)@C.第一法(酸性下比色)@D.第四法(微孔滤膜过滤法)@E.以上均错
129、检查高锰酸钾中的氯化物,必须先使高锰酸钾褪色后再检查,所用的试剂为( )
@A.维生素C@B.乙醇@C.硫酸钠@D.硝酸@E.过氧化氢
130、限量法检查氯化物时,须做( )
@A.比浊试验@B.鉴别试验@C.比色试验@D.空白试验@E.对照试验
131、炽灼残渣检查系指( )
@A.检查有机药物中的无机杂质@B.检查有机药物中的还原性杂质@C.检查不含金属的有机药物中的无机杂质@D.检查有机药物中的氧化性杂质@E.检查无机药物中的有机杂质
132、重金属检查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消除三价铁盐的干扰( )
@A.稀硫酸@B.稀氢氧化钠@C.抗坏血酸@D.硫代乙酰胺@E.醋酸盐缓冲液
133、中国药典(2000版)中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是( )
@A.重金属检查@B.硫酸盐检查@C.氯化物检查@D.澄明度检查@E.砷盐检查
134、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杂质不采用的方法是( )
@A.高低浓度对照法@B.灵敏度法@C.已知杂质对照法@D.内标法@E.可能存在的杂质对照法
135、在重金属的检查中,使用硫代乙酰胺的作用是( )
@A.稳定剂@B.调整pH值@C.对照液@D.做掩蔽剂消除Fe[ZC_YJSHI_183.gif]的干扰@E.在酸性下水解成H[ZC_YJSHI_136.gif]S与重金属离子显色
136、对于不溶性或在酸性中析出沉淀的药物中重金属检查,宜采用的显色剂是( )
@A.硫代乙酰胺@B.亚硫酸钠@C.硫化钠@D.焦亚硫酸钠@E.亚硫酸氢钠
137、在氯化物检查中,用于供试品溶液过滤的滤纸,必须经( )
@A.含硫酸的水处理@B.含醋酸的水处理@C.含盐酸的水处理@D.含硝酸的水处理@E.乙醇处理
138、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杂质,在310nm处有最大吸收,而药物几乎没有吸收,据此可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检查( )
@A.薄层色谱法@B.比浊法@C.比色法@D.可见分光光度法@E.紫外分光光度法
139、信号杂质是指( )
@A.自然界广泛存在的,在多种药物生产和贮存中易引入的杂质@B.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@C.药物的纯净程度@D.杂质本身一般无害,但其含量多少可以反映出药物纯度水平@E.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低量
140、用重量法检查干燥失重,必须是连续两次操作后的重量差应( )
@A.≤0.1mg@B.≤0.3mg@C.=0@D.≤1mg@E.≤3mg
141、中国药典(2000版)铁盐检查法中,须将Fe[ZC_YJSHI_180.gif]氧化成Fe[ZC_YJSHI_183.gif],常用的氧化剂是( )
@A.硝酸@B.硫酸@C.过硫酸铵@D.过氧化氢@E.维生素C
142、氯化物检查中,需在暗处放置5分钟,目的是( )
@A.促使氯化银沉淀溶解@B.避免生成碳酸银沉淀@C.避免氯化银沉淀生成@D.避免析出单质银@E.避免生成磷酸银沉淀
143、中国药典(2000版)古蔡氏检砷法中,应用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( )
@A.吸收硫化氢@B.吸收二氧化硫@C.吸收砷化氢@D.二氧化碳@E.吸收碘蒸气
144、药物中特殊杂质检查,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( )
@A.荧光法@B.原子吸收法@C.气相色谱法@D.薄层色谱法@E.红外分光光度法
145、药物中的杂质是指( )
@A.中的盐酸@B.硫酸阿托品中的结晶水@C.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亚硫酸钠@D.氯化钠中的钾盐@E.盐酸普鲁卡因中的盐酸
146、下列药物中需检查游离水杨酸的是( )
@A.阿司匹林@B.基酚@C.苯甲酸钠@D.对氨基水杨酸钠@E.对氨基酚
147、在药物的杂质检查中,限量一般不超过10%的是( )
@A.重金属@B.硫酸盐@C.氯化物@D.铁盐@E.砷盐
148、古蔡氏法是用于检查药物中的( )
@A.砷盐@B.重金属@C.氯化物@D.铁盐@E.维生素C
149、取供试品2g,依法检查重金属,与标准铅液(每1ml相当于0.01mgPb)1ml相同的方式制成的溶液对照,则供试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是( )
@A.十万分之五@B.百万分之五@C.十万分之一@D.百万分之一@E.千万分之五
150、Fe[ZC_YJSHI_183.gif]对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杂质有干扰,是因为在实验条件下Fe[ZC_YJSHI_183.gif]( )
@A.水解生成氢氧化铁的红棕色沉淀@B.能还原H[ZC_YJSHI_136.gif]S析出硫沉淀@C.与H[ZC_YJSHI_136.gif]S作用生成硫化铁的黑色沉淀@D.能氧化H[ZC_YJSHI_136.gif]S析出硫沉淀@E.与醋酸作用生成有色沉淀
151、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,采用的方法是( )
@A.测定吸收度@B.测定折光率@C.测定旋光度@D.测定熔点@E.测定酸碱度
152、下列关于药物中杂质的检查及药物纯度的概念,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( )
@A.杂质检查是测定每种杂质的含量@B.只要每项杂质检查合格,药品的质量就符合要求@C.杂质检查是检查每种杂质有无存在@D.分析纯试剂可替代药品使用@E.以上都不对
153、干燥失重测定,不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干燥( )
@A.干燥剂干燥@B.减压干燥@C.恒温干燥@D.加压干燥@E.以上都不对
154、关于药品中重金属检查,下列说法不对的是( )
@A.在碱性溶液中,要以硫化钠作显色剂@B.调整供试液为酸性时,用醋酸盐作缓冲液@C.在酸性溶液中,要以硫代乙酰胺作显色剂@D.标准铅溶液通常使用醋酸铅配制@E.比色时应将试管置黑色衬底上观察
155、某药品的重金属限量规定为不得超过十万分之四,取供试品1g,则应取标准铅溶液多少毫升(每1ml标准铅溶液相当于0.01mg铅)( )
@A.2.00@B.3.00@C.0.20@D.4.00@E.0.4
156、水解反应是药物变质而引入杂质的重要因素,下列结构不易发生水解反应的是( )
@A.内酰胺@B.酰胺@C.酯@D.共轭双键@E.卤代烃
157、下列关于酸碱度检查不正确的是( )
@A.采用酸滴定液进行滴定称碱度检查@B.液体制剂的酸碱度检查都直接测定pH@C.采用碱滴定液进行滴定称酸度检查@D.固体药物不需要检查酸碱度@E.纯化水也需要检查酸碱度
158、砷盐检查需用( )
@A.氯化钡试液作沉淀剂@B.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@C.硝酸银试液作沉淀剂@D.溴化汞试纸作显色剂@E.硫氰酸胺试液作显色剂
159、氯化物检查需用( )
@A.氯化钡试液作沉淀剂@B.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@C.硝酸银试液作沉淀剂@D.溴化汞试纸作显色剂@E.硫氰酸胺试液作显色剂
160、硫酸盐检查需用( )
@A.氯化钡试液作沉淀剂@B.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@C.硝酸银试液作沉淀剂@D.溴化汞试纸作显色剂@E.硫氰酸胺试液作显色剂
161、重金属检查需用( )
@A.氯化钡试液作沉淀剂@B.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@C.硝酸银试液作沉淀剂@D.溴化汞试纸作显色剂@E.硫氰酸胺试液作显色剂
162、铁盐检查需用( )
@A.氯化钡试液作沉淀剂@B.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@C.硝酸银试液作沉淀剂@D.溴化汞试纸作显色剂@E.硫氰酸胺试液作显色剂
163、在试验条件下,与硫代乙酰胺试液反应形成有色物,是检查( )
@A.砷盐@B.硫酸盐@C.氯化物@D.重金属@E.铁盐
164、在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胺反应生成红色物,是检查( )
@A.砷盐@B.硫酸盐@C.氯化物@D.重金属@E.铁盐
165、用古蔡氏法是检查( )
@A.砷盐@B.硫酸盐@C.氯化物@D.重金属@E.铁盐
166、在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浑浊,是检查( )
@A.砷盐@B.硫酸盐@C.氯化物@D.重金属@E.铁盐
167、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试液反应生成浑浊,是检查( )
@A.砷盐@B.硫酸盐@C.氯化物@D.重金属@E.铁盐
168、砷盐检查( )
@A.古蔡氏法@B.重量法@C.硫代乙酰胺法@D.旋光法@E.紫外分光光度法
169、炽灼残渣检查( )
@A.古蔡氏法@B.重量法@C.硫代乙酰胺法@D.旋光法@E.紫外分光光度法
170、干燥失重检查( )
@A.古蔡氏法@B.重量法@C.硫代乙酰胺法@D.旋光法@E.紫外分光光度法
171、氯化物检查中采用( )
@A.稀硝酸@B.稀盐酸@C.浓盐酸@D.稀醋酸@E.醋酸盐缓冲液
172、重金属检查中使用( )
@A.稀硝酸@B.稀盐酸@C.浓盐酸@D.稀醋酸@E.醋酸盐缓冲液
173、古蔡氏检砷法中使用( )
@A.稀硝酸@B.稀盐酸@C.浓盐酸@D.稀醋酸@E.醋酸盐缓冲液
174、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是( )
@A.利用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@B.利用旋光性质的差异@C.利用对光吸收的差异@D.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@E.利用颜色的差异
175、分光光度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是( )
@A.利用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@B.利用旋光性质的差异@C.利用对光吸收的差异@D.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@E.利用颜色的差异
176、旋光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是( )
@A.利用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@B.利用旋光性质的差异@C.利用对光吸收的差异@D.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@E.利用颜色的差异
177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是( )
@A.利用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@B.利用旋光性质的差异@C.利用对光吸收的差异@D.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@E.利用颜色的差异
178、气相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是( )
@A.利用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@B.利用旋光性质的差异@C.利用对光吸收的差异@D.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@E.利用颜色的差异
179、供试液澄清,无色,对检查无干扰,重金属检查选用( )
@A.稀焦糖溶液@B.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@C.微孔滤膜法@D.硫化钠为显色剂@E.有机破坏后检查
180、重金属限量为2~5μg,选用的方法为( )
@A.稀焦糖溶液@B.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@C.微孔滤膜法@D.硫化钠为显色剂@E.有机破坏后检查
181、不溶于酸而溶于稀碱的药物中,重金属检查宜选用( )
@A.稀焦糖溶液@B.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@C.微孔滤膜法@D.硫化钠为显色剂@E.有机破坏后检查
182、当检品溶液颜色干扰检查时,应加入( )
@A.稀焦糖溶液@B.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@C.微孔滤膜法@D.硫化钠为显色剂@E.有机破坏后检查
183、当药物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时,检查重金属杂质应选用( )
@A.稀焦糖溶液@B.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@C.微孔滤膜法@D.硫化钠为显色剂@E.有机破坏后检查
184、酯类药物易发生什么反应引入杂质( )
@A.水解反应@B.氧化反应@C.聚合反应@D.异构化反应@E.晶型转换
185、酰胺类药物易发生什么反应引入杂质( )
@A.水解反应@B.氧化反应@C.聚合反应@D.异构化反应@E.晶型转换
186、含酚羟基的药物易发生什么反应引入杂质( )
@A.水解反应@B.氧化反应@C.聚合反应@D.异构化反应@E.晶型转换
187、含巯基的药物易发生什么反应引入杂质( )
@A.水解反应@B.氧化反应@C.聚合反应@D.异构化反应@E.晶型转换